机构研判港股2026年前景:基本面“接棒”驱动行情 看好四类资产配置价值
2025年11月05日 07:15
来源: 中国证券报
东方财富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提示: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您的

朋友圈

  进入四季度,券商机构对港股市场明年行情展望陆续出炉,今年年初一度领跑全球主要权益市场的港股在经历近期调整后能否重拾涨势,备受投资者关注。

  在业内人士看来,相比2025年由估值修复主导的行情,2026年基本面改善可能是驱动港股进一步行情的重要因素,中期视角下,AI产业催化有望带动以恒生科技指数为代表的港股相关板块净资产收益率(ROE)改善,继而带动市场估值抬升;从资金面看,2026年外资及南向资金有望继续流入港股市场,结构上也有望更加均衡;就配置而言,在继续看好科技板块的同时,港股创新药、券商以及部分周期风格资产也值得关注。

  基本面改善驱动进一步行情

  自2024年初触底反弹以来,港股市场在2025年整体延续强势表现,并一度领跑全球主要权益市场,主要股指今年纷纷创出阶段新高。W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4日收盘,恒生指数、恒生科技指数、恒生中国企业指数今年以来分别上涨29.37%、30.22%、25.83%。

  不过从整体行情节奏看,4月初港股市场经历过一次较为明显的调整,主要股指在4月7日集体创出两位数跌幅,之后指数震荡上涨、逐步收复失地;在10月初创出阶段新高后,港股市场再度经历一轮小幅调整,近期进入高位震荡状态。也正因今年的上涨颇有坎坷,叠加主要股指已经历近2年的持续上涨,港股市场2026年能否延续涨势并再创新高,成为投资者当下最关注的话题之一。

  “相比2025年由估值修复主导,我们预测,2026年港股市场整体估值或持平微升,基本面改善可能是驱动进一步行情的重要因素。”华泰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学家易峘预计,2026年非金融境外中资股营收增速有望达到4%,营业利润增速有望达到13%。利润增速高于营收增速,一方面得益于企业降本增效、反内卷和AI应用或助力企业盈利能力改善,另一方面得益于其他行业取得正面进展,如龙头创新药企商业模式逐步成熟、半导体企业受益于国内AI产业资本开支增长等。

  单从现有估值水平看,国泰海通海外策略首席分析师吴信坤认为,当前港股整体估值仍不算高,尤其是科技板块的估值优势更为突出;展望2026年,低估值为港股进一步上行提供充足空间:“从指数层面看,对比历史水平,目前港股估值不算高;从全球视角看,港股宽基指数估值分位数也显著偏低,具备修复空间。借鉴港股调整历史,估值盈利视角下,港股估值抬升潜力大,回调后港股估值性价比进一步凸显。”

  同样认可盈利对市场驱动作用的吴信坤认为,中期视角下,AI产业催化有望带动以恒生科技指数为代表的港股相关板块净资产收益率改善,并逐步向创业板指、纳斯达克指数等同类指数靠拢。

  增量资金入市确定性较高

  除有望得到来自盈利修复的支持外,当前业内人士看好港股2026年行情的另一大原因便是增量资金入市的确定性相对较高,且资金入市结构有望进一步均衡。

  W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4日收盘,南向资金2025年以来累计净流入规模已超过1.27万亿港元,创出年度净流入额历史新高,其在8月15日单日净流入358.76亿港元,创出单日净流入额历史新高。

  在吴信坤看来,2025年港股市场亮眼的行情离不开充裕资金面的支持,这一方面源于外资流出幅度明显收窄,另一方面源于内资加速流入;展望2026年,增量资金流入港股确定性仍然较高。

  就外资而言,吴信坤认为,当前其对中国权益资产已处于明显低配水平,叠加近期外资出现阶段性回流迹象,2026年外资持续流出港股的情况有望进一步边际改善。此外,种种迹象表明,2026年美联储或仍有一定降息空间,若其降息持续、流动性环境转宽松,外资回流港股规模有望超预期。

  对于内资,吴信坤认为,近年来其对港股的定价权有所提升,2025年南向资金净流入规模创新高背后主要由公募、险资等机构力量推动,这一方面源于港股互联网、新消费等优质稀缺性标的对主动型公募的吸引力较大;另一方面,政策强化对分红的监管叠加低利率环境,险资或持续配置港股红利资产。展望2026年,中性假设下,预计全年南向资金净流入规模有望超过1.5万亿元人民币。

  易峘认为,2026年,港股市场增量资金来源或更为均衡:“细分来看,主动偏股型公募继续增配港股空间有限,剩余空间主要来自险资、被动资金、新发产品和个人投资者等,其流入呈趋势向上的均值回归特点。外资方面,在人民币汇率升值等因素催化下,其对港股市场仍有增配空间,2026年总体流入规模或与今年接近。”

  科技为主兼顾周期机遇

  从港股行业板块今年以来的表现看,以互联网、新消费、创新药为代表的科技及消费资产构成了行情上涨的重要支撑因素。展望2026年港股配置,业内人士在继续看好科技成长主线的同时,也建议投资者保持对部分价值风格资产的关注。

  吴信坤认为,AI浪潮下,港股科技将是2026年的行情主线,受益于产业发展及政策支持,港股科技板块基本面表现或更优:“港股科技龙头广泛分布于AI全产业链,或将充分受益于产业变革红利。此外,政策端对于科技领域的支持力度也在加大,主要聚焦于算力基础设施建设、人工智能应用培育等领域,随着相关政策逐渐落地,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化也有望提速。”

  吴信坤还建议投资者重视港股创新药和券商的配置价值:“当前我国创新药产业正从研发投入期逐渐步入成果兑现期,往后看,港股创新药行情有望从出海叙事走向基本面驱动,叠加明年美联储或延续降息,较为宽松的海外流动性也有望推动创新药行业打开向上弹性空间。随着港股上涨格局延续,预计券商业绩有望保持高增长,在行业并购重组趋势延续下,券商核心竞争力也有望增强。”

  易峘认为,2026年上半年尤其是在2025年年报季前,海外流动性宽松预期仍有升温可能,叠加财报真空期和“春季躁动”的资金面催化,港股成长风格或仍有较高上涨斜率;后续伴随全球经济共振复苏,流动性宽松交易或让位于基本面修复,需适时增配周期风格,建议左侧布局“真价值”个股,即不仅估值低能提供安全边际,还需要有良好的盈利能力和处于周期触底改善的位置。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责任编辑:73
原标题:基本面“接棒”驱动行情 看好四类资产配置价值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举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

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描二维码关注

东方财富官网微信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