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汽车行业网络乱象 六部门划定三条“硬边界”
2025年09月11日 01:56
作者: 韩忠楠
来源: 证券时报
东方财富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提示: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您的

朋友圈

  为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关于切实规范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秩序部署要求,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社会工作部、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于9月10日宣布,已于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开展汽车行业网络乱象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3个月的汽车行业网络乱象专项整治行动。

  专项整治行动聚焦汽车行业网络生态中的三类突出问题,划定了整治“硬边界”。三类问题包括非法牟利、夸大和虚假宣传、恶意诋毁攻击。

  对于非法牟利相关问题,监管部门将重点整治“造热点赚流量”的恶意操作。对通过伪造图文视频、虚构事件情节,刻意炒作车企负面话题、歪曲解读销量数据、攻击企业发展战略等行为,坚决打击其借负面流量收割商业利益的模式。

  同时,六部门将严查“以监督之名谋私利”的违规行为。针对部分主体利用话语权优势,打着“新闻监督”“舆论监督”“科普”旗号,通过“以商养测”、“以测养商”、开展不规范测评等方式牟利,甚至以“保护费”相要挟的行为进行严查,同时整治在车企产品上市、融资等关键节点,通过发布虚假负面信息、在评论区带节奏等手段,胁迫企业合作的恶意行径。

  对于夸大和虚假宣传的治理,监管部门明确严禁对汽车及动力电池的性能、功能、质量、销售情况等进行虚假描述或引人误解的宣传,杜绝以不实信息欺骗、误导消费者的行为,同时将整顿测评与数据发布乱象。重点查处汽车企业操纵测评机构、账号开展虚假测评的行为,严厉打击引用或捏造虚假数据、选择性披露销量信息,以及随意设立名目发布各类汽车销量榜单等违规操作。

  六部门还将针对借展会、论坛等行业活动及网络营销场景,刻意制造争议话题、炒作不良内容,对行业秩序和社会舆论造成负面影响的行为,强化源头治理与过程监管。

  围绕恶意诋毁攻击的问题,六部门将严厉打击以压制、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通过诋毁车企或汽车产品、抹黑企业及商品声誉、发起恶意投诉等方式,破坏市场公平竞争的行为;重点整治组织或操纵网络水军、“黑公关”、“黑嘴”及“饭圈”粉丝群体,联动发布车企及企业家虚假负面信息,煽动公众情绪、引发“口水战”以恶意抹黑对手的行为。

  针对汽车企业高管利用个人影响力,在网络平台发表“拉踩”竞品、挑起行业争端言论的行为,监管部门也将督促企业加强内部管理,引导高管规范公开表达。

  六部门将组织汽车企业、相关网络平台企业认真开展自查,坚决纠正违规行为。引导汽车企业向网站平台、中央网信办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企业属地省级网信办举报反映汽车行业网络水军、“黑公关”、“黑嘴”及“饭圈”粉丝等网络乱象问题线索。建立快速处置渠道,依法依约关闭并公开曝光一批参与汽车行业网络乱象的媒体账号。深挖网络乱象背后的公关公司、营销公司等代理方团队及购买其服务的汽车企业,依法打击惩治。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责任编辑:126
原标题:整治汽车行业网络乱象 六部门划定三条“硬边界”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举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

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描二维码关注

东方财富官网微信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