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制非理性行为 程序化交易新规今起施行
2025年07月07日 02:08
作者: 魏书光
来源: 证券时报
东方财富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提示: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您的

朋友圈

  沪深北交易所程序化交易管理实施细则今起正式施行。随着一系列涉及程序化交易的配套法规相继实施,量化行业将向更规范、更高效的方向发展。

  从实施细则来看,交易所对程序化交易监管全面细化。实施细则明确了瞬时申报速率异常、频繁瞬时撤单、频繁拉抬打压以及短时间大额成交四类异常交易行为的构成要件,高频交易认定标准为单账户每秒申报、撤单笔数合计最高达到300笔以上,或者单账户全日申报、撤单笔数合计最高达到20000笔以上。实施细则还对高频交易做出差异化监管安排,包括额外报告要求、从严管理异常交易行为、实行差异化收费标准等。

  北京地区某量化私募表示,该公司已从交易模型、风控管理和合规培训等多方面进行了改进。在交易模型上,因子参数已经进行了大幅调整,严格控制最大买量和最大卖量。在风控上,执行严格的风控管理体系,实施盘前、盘中、盘后24小时实时预警及人工监督,并重点加强了盘中实时监测,严格监控每天交易笔数,确保不触发异常交易和高频交易。

  从证券时报记者调查情况来看,上述公司并不是个例。去年以来,监管层面对于高频交易的监管力度不减,国内大中型量化私募机构普遍已做出了相应整改,头部机构甚至设立专人专岗进行管理评估,确保合规。

  在产品端,从去年开始,部分依赖极高报撤单频率的策略产品,已被大幅调整或淘汰。数据显示,截至去年6月末,全市场高频交易账户1600余个,年内下降超过20%,触及异常交易监控标准的行为在过去3个月下降近六成。截至今年6月底,量化机构发行的产品中,主打高频策略的产品已经难觅踪迹。

  业内人士表示,监管的本质是推动行业健康发展,是让有能力的机构走得更远。新规对于算法、交易频率、风控指标等提出更细化的要求,有助于遏制非理性交易行为,压缩灰色空间。从操作层面看,越大的机构越有能力快速适应监管变化,推动头部机构形成良性竞争。从长期来看,新监管环境下,有助于行业完成“挤水分”“清风险”。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责任编辑:73
原标题:遏制非理性行为 程序化交易新规今起施行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举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

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描二维码关注

东方财富官网微信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
Baidu
map